复苏受阻与刺激重返的中国经济
來源:中國基金報
【導讀】“業績TOP”基金經理展望2025年A股:對A股市場保持樂觀 科技和消費有望成為主線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曹雯璟
2024年,即將結束!2025年,正在走來!
今年,A股市場一波三折,黃金、紅利、人工智能、芯片等板塊輪番演繹,各大股指整體獲得不錯表現。如何看待2024年A股整體行情?2025年A股市場怎麽走?2025年值得關注的投資主線是什麽?
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2024年“業績TOP”(截至12月27日,2024年業績均超過45%)績優基金經理,一起把脈2025年的A股市場。他們分別為:

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大摩數字經濟基金經理⠩𗨪勇
(代表作:大摩數字經濟A,年內淨值增長率75.9%)

財通基金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監 金梓才
(代表作: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A,年內淨值增長率56.85%)

工銀瑞信基金經理⠩欩蜀
(代表作:工銀新興製造A,年內淨值增長率54.49%)

銀華數字經濟基金經理 王曉川
(代表作:銀華數字經濟A,年內淨值增長率51.87%)

招商移動互聯網基金經理⠥
(代表作:招商科技動力3個月滾動持有A,年內淨值增長率50.59%)

景順長城混合投資部基金經理 江山
(代表作:景順長城穩健回報A,年內淨值增長率48.02%)

西部利得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總監⠤𝕥净
(代表作:西部利得數字產業A,年內淨值增長率45.15%)
這些績優基金經理認為,多重有關政策的積極定調和信號,將繼續修複市場對經濟穩增長的信心,當前市場正在為下一個階段的行情蓄力,2025年A股市場表現可期。若經濟企穩回升,市場有望迎來估值業績雙升階段。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繼續成為市場配置的重點。
2024年A股市場信心持續修複
中國基金報記者:如何看待2024年以來A股整體行情?
金梓才:複盤2024年A股市場,前三季度市場震蕩,成交額處於低位,高股息風格占優,9月24日“政策組合拳”以來,市場信心快速修複,在經曆指數級別的上漲後,市場開始出現板塊分化和輪動,並圍繞並購重組、自主可控等主題開展結構性交易,科技成長、小盤風格相對較優。
12月開始,市場逐漸進入業績預期修正和業績預期披露的階段,市場通常會在此時對前期表現較好的偏主題和概念的部分標的進行落袋為安的操作,偏權重的風格可能占優。
在這樣一個中高活躍度的市場中,有望走出主線。一旦主線明確後,大量活躍資金將會集中到這一方向,有望推動市場進入一種健康、良性的格局。
王曉川:2024年是A股市場信心修複的一年,前9個月,市場對於經濟擔憂的情緒導致資金集中轉向防禦性資產,以銀行、煤炭為代表的紅利板塊領漲市場,雖然指數層麵表現較為穩定,但市場的賺錢效應整體較差。9月之後,經濟的刺激性政策逐步出台,市場對於經濟的悲觀情緒發生了扭轉,回顧四季度,雖然指數層麵隻是小幅上漲,但市場總的賺錢效應大幅提升。
馬麗娜:2024年A股市場先跌後漲,1-9月,國內經濟增長麵臨壓力,上市公司盈利偏弱,市場震蕩下跌,結構方麵穩定類板塊有相對收益,大盤、價值、紅利風格占優。9月之後,隨著一係列政策出台,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小盤、成長風格占優。
張林:2024年全球貨幣政策和外部環境複雜多變,A股市場整體盡管經曆了多次波動和調整,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情緒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實現了較為可觀的漲幅,表現了一定的韌性。
雷誌勇:2024年,A股經曆了年初走低到春節後回暖,隨後年中出現快速調整,再到9月底一係列政策推出後強勢反彈並逐漸企穩,市場整體“大開大合”,但在波折之中也始終存在著結構性機會,這其實也很考驗基金經理和基金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
何奇:2024年可能是一個轉折的年份,在各種宏觀因素影響下,市場一波三折,9月下旬以來,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帶動資本市場情緒率先修複。全年來看,紅利和科技方向表現較好,前者受益於長端利率水平下降,後者受益於人工智能產業趨勢。
江山:守得雲開見月明,A股經曆了彷徨和疑惑,已經漸入佳境。
2025年A股有望迎來結構性行情
中國基金報記者:當前滬指仍在3400點附近徘徊,對2025年A股市場怎麽看?慢牛是否可期?
金梓才:我們判斷本輪行情大概率由流動性帶來的估值驅動,類似2014—2015年,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下,流動性寬鬆,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因此,相對於經濟基本麵的配合,政策的不斷落地和推進更為重要。重要會議表態積極、增量政策不斷出台,這種政策基調給市場維持較高估值水位帶來了可能性,期待2025年具體政策的落地和推進,以及政策到位後,有望為地方政府減輕負擔,國內有效需求有望逐漸恢複,對整個經濟的企穩反彈起到幫助。
目前,市場正在為下一個階段的行情蓄力。多重有關政策的積極定調和信號,將繼續修複市場對經濟穩增長的信心。在經濟基本麵真正向上之前,A股市場處於漲估值階段;在經濟企穩回升後,市場有望迎來估值業績雙升階段。
王曉川:展望2025年,我們對A股市場保持樂觀。首先,估值低。A股處於曆史估值水位的中低區域,放在全球市場比較也屬於低估值,所以,A股市場在目前位置有較強安全邊際。其次,盈利能力有望迎來上行周期。2024年9月後,密集出台一係列經濟刺激政策,政策從出台到體現在經濟數據層麵需要一定時間,後續各行業複蘇隻是時間問題。盈利能力上行是推動市場上行重要因素。最後,流動性充沛。目前財政和貨幣政策都較為寬鬆,給市場提供充分的流動性,這一點從市場四季度的成交量上可以看出。綜上所述,我們對A股保持樂觀,慢牛可期。
張林:2025年,預計政策層麵更加積極有為,逆周期政策更加有力。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將適度寬鬆,形成更好的配合,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高質量發展。2025年,擴大內需將是政策的主線,在一係列政策的刺激下,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恢複和加速。科技創新是另一條政策主線,預計國內新質生產力有望加速形成,包括AI、、芯片和其他高端製造等領域有望獲得支持。
從長期看,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消費、科技等領域的優質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市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政策上對資本市場的重視和改革舉措,也有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江山:整體上,我們對2025年的A股市場抱有積極的期待,市場或可能存在係統性的估值抬升的機會。核心原因是A股在各類人民幣資產中具有更好的相對估值,橫向比較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上,中國資產也具有估值吸引力。這樣的比價效應不僅存在於低估值高分紅的個股,同樣存在於不少核心成長股上,因此,這一估值抬升的機會可能係統性存在。同時,宏觀政策的明朗,也為市場看好A股補上了重要的一塊拚圖。短期顛簸調整在所難免,但從更長期的視角,相信市場會回到產業邏輯的軌道上來。
雷誌勇:我們對A股市場2025年的表現整體持樂觀態度,後續待觀察3月份兩會是否會有更多政策出台落地。總體而言,在市場平穩運行的狀態下,具備強大產業邏輯的領域一定會受到投資者重視。
何奇:“9ⷲ4”行情打響了國內的抗通縮之戰,展望後市,房地產、股市政策力度有望持續,中國資產的價格重估正徐徐展開,預計A股在2025年有望迎來較好的結構性行情,但上行空間受到國內政策決心和全球宏觀環境影響。
關注AI應用、困境反轉、新興領域等
中國基金報記者:預計2025年的投資主線是什麽?哪些板塊值得關注?
王曉川:我們看好人工智能板塊在明年的表現。目前,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最大的浪潮,每一輪大的產業浪潮都會誕生一批牛股,從2023—2024年來看,受益於全球人工智能基建投資,漲幅較大的股票集中在算力產業鏈,從產業周期的角度看,我們認,為AI終端、AI應用、“AI+”是未來誕生牛股的方向。
馬麗娜:在宏觀經濟修複,流行性寬鬆的背景下,看好兩個方向:第一是AI驅動的科技產業;第二是內需中過去兩年供給出清,格局優化的方向。
當前,科技正處於AI驅動的新一輪產業發展周期中,2025年人工智能將從模型訓練走向應用落地。基礎設施方麵,算力需求高速增長,關注AI基礎設施投資和國產替代。應用方麵,關注AI Agent(智能體)、AI硬件和智能駕駛等AI應用落地。
金梓才:本輪行情如果大概率是估值驅動的,我們認為就要尋找想象空間大的公司,因為長期想象空間大的公司在向好行情裏估值彈性更大。想象空間大的行業主要有這樣兩個特征:一是產業處於早期,目前滲透率還相對低;二是商業模式創新,未來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空間巨大。長期空間大,產業處於早期,但可逐步驗證,短期還能逐步兌現業績驗證的行業是投資優選。
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繼續成為市場配置的重點。產業處於早期維度的AI大方向仍是主線。商業模式創新維度的新零售是另一條主線。國內性價比消費趨勢下的新型零售折扣店的滲透率也有望快速提升,均屬於長期空間大,短期有望逐步兌現的方向。
張林:科技板塊特別是人工智能和半導體領域,有望繼續成為2025年的投資主線。AI技術的應用正在加速落地,特別是在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端側模型和硬件結合等方麵。隨著AI大浪潮的到來,國產算力和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另一個方向是消費,這也是2025年政策的發力點。隨著經濟的逐步複蘇,消費者信心的提升將帶動消費市場的回暖,預計板塊整體會有修複性機會,重點關注一些新興消費領域。首發經濟也是今年刺激消費的著力點,新產品、新內容、新場景的不斷推出,將為消費板塊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其他新質生產力領域也值得關注,例如量子產業、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等,也將成為明年的投資熱點。
雷誌勇:2025年以下幾個方向值得持續關注:一是AI應用,過去幾年AI算力快速發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實現了高速增長,預計明年仍有望持續較快增長,AI基礎建設日臻完善,這為應用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即便沒有很快實現顛覆性創新,眾多的微創新也會層出不窮,AI應用的關注度將會持續提升;
二是困境反轉,包括軍工、新能源、醫藥等,這其中部分行業拐點屢次延後,並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重創,但根據近期對行業政策的深入分析和相關企業的調研來看,拐點臨近的概率在提升;
三是國內新興領域的優勢產業,從海外相關國家的產業發展脈絡看,製造業大國的優勢產業一旦實現海外市場的突破,很難在短期內被阻斷,當前我國在多個領域存在這種優勢,且空間不斷擴大。
江山:從產業層麵觀察,AI仍然是最明確的產業趨勢,不同於過去的兩年,在2025年,一方麵可以觀察到海外AI走向模型-基礎設施-應用的良性循環迭代,更重要的是國內互聯網巨頭也將陸續增加AI投入,無論是算力基礎設施還是應用發展,國內的進步速度和後發優勢都值得期待。隨著需求的爆發,或將為從晶圓代工到終端應用的整條產業鏈帶來豐富的投資機會。除此之外,我們還關注港股互聯網、新能源新技術等方向的機會。
何奇:我們重點關注三個主線:一是AI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方向,這是十年不遇的產業技術革命;二是消費為代表的內需產業鏈,這是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選擇;三是黃金和紅利的階段性超額收益。
成長風格或相對占優
中國基金報記者:2025年,預計哪種風格可能占優?成長還是價值?
王曉川:成長板塊可能相對占優。價值板塊在過去兩年市場低迷的時期整體相對占優,以今年9月份為節點,市場進入上行周期,成長板塊在業績以及估值的彈性大於價值板塊,所以我們更看好成長。
張林:2024年,市場投資風格的轉換顯著加劇,整體呈現啞鈴格局,即新興科技和價值紅利。展望2025年,預計市場風格切換加劇程度有所緩解,整體看來是成長跑贏價值。宏觀環境層麵,多項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市場流動性充盈,投資者信心增強,這些因素也有利於成長風格的表現。後期隨著經濟逐步企穩,預計和總需求相關的成長類個股具備更強的彈性。從科技創新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依舊是科技的主線,國內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繼續加速,端側應用大規模鋪開,將為科技成長風格提供持續動力。
雷誌勇:預計2025年成長風格依然會有較大機會,尤其是人工智能產業鏈中景氣趨勢向上的領域。具體來看,2025—2026年算力需求依然強勁,算力、光模塊、PCB等仍有上行空間。在算力內部,電源、散熱、液冷、封裝測試等相關環節有望有更好的表現。
另一方麵,雲端大模型成熟後,未來的彈性會表現在應用側。一些積極配合海外巨頭參與人工智能創新的消費電子標的值得重點關注。這些公司目前的估值處於合理水平,明年或將進入密集創新大周期,將持續觀測各類基於AI創新的智能終端,如手機、眼鏡、耳機等。
江山:2025年A股存在係統性估值抬升的可能,無論是低估值高分紅資產還是成長風格資產都有機會。如果一定要說哪種風格占優,成長股的業績和估值彈性會更大一些。
何奇:我們判斷成長和價值都有結構性機會,或比較難出現單邊的極致風格。
馬麗娜:預期2025年經濟在政策支持下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有望企穩回升,明年預計小幅好轉。綜合判斷,宏觀經濟處在逐步複蘇階段,成長風格有望占優。
關注海內外不確定因素
中國基金報記者:您認為2025年市場還有哪些風險因素需要關注?
馬麗娜:基本麵需關注美國貿易政策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國內各項政策的具體內容及落地效果,企業盈利築底回升的節奏;流動性方麵,國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匯率的穩定性;海外財政、貿易和移民政策整體偏向通脹性,美債收益率偏高,有可能壓製投資者風險偏好。
王曉川:兩方麵因素需要關注。一方麵是內部風險,主要關注國內經濟複蘇節奏,如果節奏較為緩慢,可能市場在政策出台後到數據複蘇前的真空期會表現得較為掙紮。另一方麵是外部風險,美國政府換屆後,對於中國外貿產業、科技產業的政策將影響到行業盈利以及市場信心。
金梓才:明年A股大概率有機會,但在風格切換較大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要注意三點:首先,需要避免情緒化交易,其次,要注意把握股價與動態遠期基本麵的關係,三是把握好賠率。
張林:潛在的風險包括內需恢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盡管近期房地產銷售和消費有所恢複,但整體內需恢複速度仍較慢,特別是居民消費意願和企業投資意願仍顯不足。海外經濟和地緣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美國的貿易保護和逆全球化政策可能對全球貿易體係帶來不確定性。
對於科技產業來說,潛在的風險因素是AI產業發展不及預期,例如大模型能力提升步伐放緩,行業應用遲遲難以落地或者大麵積鋪開。
雷誌勇:對於成長股投資而言,後續需要重點關注英偉達芯片的進展、封裝產能,以及中美關係動態變化等。
江山:海外風險方麵,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有可能給投資帶來不確定性,需要持續保持警惕。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國內產業鏈的完備性和抗風險能力相比五六年前已經有大幅提升,全世界都屏息等待的風險未必會造成更大傷害。
我們更關注的是複蘇預期是否會非線性提升,因為各個市場都還處於偏謹慎的交易結構,一旦發生轉向,可能帶來的波動也會較大。風險和機遇都來自對成見的扭轉。
何奇:關注出口增速下滑的風險。
製作:艦長
審核:木魚
最新留言